400 - 820 - 3979
A 外泌体研究中,如果仍然使用胎牛血清培养细胞、通过收集上清液来提取外泌体,胎牛血清中大量的牛源外泌体将对实验分析造成极大的干扰。建议使用去外泌体血清(P/N:C3801-0050)培养细胞。关于血清正确使用及饥饿培养对细胞的影响请查阅:
A

 负染电镜结果中外泌体的形态是那种明显的茶托样,边缘有一圈略微更明亮的亮圈。如果结构是没有膜结构的圆球形,很可能是脂蛋白颗粒或者抱团的蛋白质。

A 裂解和不裂解都可以,建议裂解,裂解后蛋白浓度会更高。
A目前大部分文献中没有检测内参基因,个别文章中使用了Actin、GAPDH和Tubulin作为内参进行检测,从文献调研结果来看,外泌体中的Actin、GAPDH和Tubulin的表达丰度相对于正常细胞样品中的较低,Western blot检测时可能会检测不到任何条带或者条带微弱。因此,更多的是用等蛋白定量校准样品间的差异。
A外泌体相关文献统计,排在前4位的检测指标为CD63、TSG101、CD9、CD81;接着检测较多的4个指标为Alix、HSP70、flotillin和Syntenin等。

然《MISEV 2018》并未提出可以特异性地表征外泌体的分子标记。仅列出了必须在所有外囊泡制剂中分析的三类标记物,以证明外囊泡(类别1和2)并评估其从常见污染物中的纯度(类别3)。
注:
类别1:跨膜或GPI锚定蛋白,质膜和/或胞内体上任何类型外囊泡的标志,如CD63、CD81、CD82、CD9等;
类别2:细胞溶质蛋白(cytosolic proteins ,真核细胞和革兰氏阳性细菌)或周质蛋白(periplasmicproteins,革兰氏阴性细菌),分析确定脂质双分子层结构,如TSG101、HSP70、ALIX等;

类别3:非外囊泡结构的主要成分,通常与外囊泡共同分离。主要用来评估外囊泡制剂的纯度,如血清、血浆中的脂蛋白。

即《MISEV 2018》要求外泌体标志物鉴定,至少2个阳性指标:CD9、CD63、CD81 三选一以及TSG101、HSP70、ALIX三选一,另外纯度鉴定再加阴性对照。

A无法明确哪种分离方法比较好,各有千秋,以下列出常用的外泌体分离方法:

超速离心法(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操作繁琐,耗时长,分离外泌体纯度较高,但得率低,目前分离外泌体主流方法;

尺寸排阻色谱(Size-exclusion chromatography,SEC):应用填充多孔聚合物微球的柱子,精确分离大小分子,操作简便,耗时短,分离外泌体纯度较高;

聚合物沉淀法:操作简便,耗时短,可能会同时分离非囊泡污染物(包括脂蛋白),分离外泌体纯度较低;

磁珠免疫法:通过特定的抗体组合从样本中捕获不同类型的外泌体,免疫亲和技术具有高特异性、可获得高纯度的外泌体、且不影响外泌体形态完整等优点,是富集表征独特的外泌体的优选方法。但是此方法效率低,外泌体内含物的生物活性易受pH和盐浓度影响,不利于下游实验的进行。

组合方法:如聚合物沉淀法+SEC (CellGS Exo-spin 外泌体纯化试剂盒)纯化流程温和,无需高速离心,操作简便并且产物纯度高,分离出的外泌体完好无缺,适用于下游功能研究、WB验证、RNA分析等。

A Zetaview仪器的最佳检测区间是10^7 particles/ml,且有浓度检测下限,为10^5 particles/ml,一般进样量不少于2 ml;

无法准确建议送样量,检测需要量与样本本身浓度有关,样本浓,则用量小,反之则多,根据检测经验,样本取用量一般在2 µl-100 µl不等,取用量大于50 µl时大多由于样本分泌量过低、提取失败或者对样本有过多稀释。

一般建议:送样量不低于30 µl。

AA NTA是物理方法,基于颗粒的布朗运动,因为不管是脂质体、蛋白,甚至是PBS中的颗粒(部分实验室自行配置的PBS中发现大量颗粒,推荐在外泌体研究中,用VC品牌的PBS(P/N:C3580-0500),避免干扰),都会被软件读取,并不能分辨是否为外泌体。但NTA提供的粒径分布可供判断所提取的内含物是否在外泌体的粒径范围内;另外,在做外泌体分泌的对比实验中,NTA提供的浓度值也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数据。
在线咨询
微信公众号
在线咨询
在此留下您的需求